
项目地点: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 建筑面积:19291平方米 设计时间:2018年 获奖情况: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书(2021年) 三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证书 2022年度江苏绿色建筑创新示范工程一等奖 2020年度江苏省省级高品质绿色建筑项目
设计说明: 本项目是我院首个以我院牵头的EPC工程总承包项目。 项目设计利用建筑的“漂浮”最大限度地将地面空间还原给自然环境,实现生态环境塑造的最大化,达到建筑与自然的完美结合;采用纯净简洁的几何形体, 将面积大小不一、功能各异的房间统一在完整的表皮肌理里,突显了集团总部大楼的标志性与可识别性;采用“回”字形平面, 各建筑空间有机组合、多层次过渡,空间灵活多变;场地景观空间与新龙湖公园景观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与局部挑空,释放地面空间,引入优美湖景,营造舒适的办公氛围;利用覆土种植屋面等手段, 科技与绿色生态相结合, 创造出具有示范性的舒适建筑。 | 
|





项目定位于三星级绿色建筑,积极探索“减源、增汇、替代”的低碳路径,合理应用“被动+主动”绿色生态节能减碳技术,以全寿命期的视野综合施策,从绿色施工、围护结构设计、高效用能设备、智慧运维、可循环利建材用等方面,将绿色建筑三星级指标要求贯穿设计、施工、运行三个阶段,促进了绿色、生态、低碳、环保政策的落实。
(1)被动式技术节能降耗
项目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1.08%,采用复层绿化、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方式的屋顶绿化比例达74.15%,采用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面积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达到39.53%;室内声、光、风环境均达到国家标准高要求限值;主要功能房间采光达标面积比例90.6%;应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及装配式吊顶、楼地面干式铺装、标准化门窗、BIM技术等,降低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所产生的碳排放,整体预制装配率达50.13%;合理利用非传统水源,根据管线走向及汇水面积,在场地西南侧设置42m³雨水收集池,用于场地内绿化喷灌、道路冲洗等;100%采用一级节水器具,90%绿化面积采用喷灌装置,非传统水源利用量占总用水量的比例15.16%。


(2)主动式技术节能开源
采用污水源热泵能源换热站、屋面太阳能集热器、排风热回收系统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及高能效设备应用,主动节能开源;应用建筑智能化系统,实时监测室内外空气品质,接入常州市绿色宜居城区智慧感知平台,用户通过微信小程序可实时查询了解室外环境质量、室内空气质量、周边交通和配套服务设施情况,实现建筑智慧化运营;应用能耗监测系统,实时采集分类和分项数据,接入常州市建筑能耗监测管理系统平台,对建筑能耗实时监测,并进行系统诊断,确切掌握用能总量及动态变化,指导合理用能。






经项目运营管理平台实际运行数据统计分析,本项目投入运行后全年用电量25360kWh,相较于同类型建筑,全年节能36.68万kWh/a,相当于节约标煤约121t,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22t,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2.62t,建筑节能率达75%。
(部分资料来源“绿色低碳建筑”微信公众号)